本人1981年出生于湖南东部的一个小村庄。小时候的事情能够留在记忆里的已经不多。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是被外婆带大的。那个时候父亲在外面出工,母亲在村小学教书。还记得学龄前母亲教我们识字,数数,母亲为我订的《儿童画报》。
小时候唯一可能算是比别人做得好的就是画画了。
小学的时候和别的同龄人大概都一样,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我们照样生活、学习得很愉快。还记得那个时候的猪油拌饭,在外面疯玩累了就回到家自己动手舀一勺猪油拌到米饭里,甚是香。20年后的今天,当我看到网上还有很多报道,很多图片显示,现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的条件相当艰苦时。看着那些孩子们,我不止一次地说:孩子们,20年前我和你们是一样的,你们千万不要自卑,不要气馁,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,努力再努力,会有出头之日的。
那个时候玩和学习都做得不错,没什么特长,特别害羞,上课从不敢发言。直到某个寒假,当我从学校图书室借到一本《小小发明100例》时,我想我的人生要因此而改变了。我爱上了它,我在湖南瑟瑟的寒冬中,在我们家门前的大场坪上,我把它完完整整地抄了一遍。这个抄不是为了写字,是第一次去真正地理解书本上的文字。也许是得到了父亲的遗传,父亲是个相当聪明的农民,是真正的心灵手巧。如果父亲能有机会读更多的书而不是小学没有毕业,我想我今天未必能比得过他。父亲的遗传与《小小发明100例》这本书的碰撞也许成就了我现在的思维,现在的能力,一个注重动手能力,注重实践的我。
一进初中,我就尝到了做第一的滋味并且轻松地把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毕业。这给了我极大的自信,同时也给了我小小的骄傲。初中正因为学得轻松,也因此继续着半玩、半学习。但实际上由于家里新建了房子,家里债务缠身。在父亲的带领下,我也要承担起一个做儿子的责任。这段时间是吃了很大的苦的,甚至当时也是会有过我为什么会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烦恼。然而现如今回过头去看,正如我在父亲追悼会上所讲的,我要非常感谢那段时光,这实际上是一种吃苦的财富。这是父亲的精神。父亲完全可以不这样做,而像周围的人一样碌碌无为。然而父亲不是这样的人,他要与众不同,他要做别人没做过的,即使父亲只能靠他的蛮力,甚至他献出了他的生命,他也要这样做。我想我得到了父亲的真传,在我已经走过的日子里,还没有被困难吓倒过,吃过了苦中苦的人,还在继续挑战着更大的困难。也许会苦尽甘来,也许会是苦难的一生,但绝不会是平庸的一生,会是奋斗的一生。
初中开始偏爱物理,不过不是那些物理公式、定理,而是那些通常是小字的或者课外的小实验、小制作,并且钟爱电。自制天线,自制发电机,变压器,我想这些应该还能在我家里的柜头上或者抽屉里找到。当然也会有过多次的触电经历。只可惜还是老毛病,胆小,不敢放手干,不自信,像爱迪生那样小时候就有自己的小小实验室那该多好啊。
高中开始感觉到压力了,见识了天外天,人外人,我与其他同学差远了,我升学考试几乎排到百名了。然而,半个学期后,我重新找到了自信,我重新回到了第一集团,我已经进入了班级的前三。高中还是看学习成绩的。然而很多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市里最好的高中,他们放松了。很多从农村过来的同学,到了城市,就开始陷入了城市的生活。很多城市的同学,甚至很多是直接从一中的初中部升到高中部的,更是体会不到努力的意义。而我,那个时候大概已经明白了,人在学习的道路上(或者现在看来在人生的道路上)不能有半点的松懈。记忆犹新的是,周末把课桌搬到教学楼的走廊上迎着太阳看书、做题,唯一的休闲也许是教室里那台教学用的电视机,还有就着铁门的门框做引体向上。在短时间内就找回的自信让我甚至觉得自己“无所不能”,实际上现在看来引申出来的是,要坚信自己能战胜很多东西,困难不值一提。当然我从来不是最好的,我始终没能打败一些同学,呵呵。
高中时代算我知识最为丰富的时代,我的各科非常均衡(语文除外),都学得很好,甚至像地理、历史、生物之类的课程,我都充满了兴趣,并且学得很好。现在看来,这很好,即使到了现在,我也对各个方面都感兴趣,对各种知识也略知一二。我想,这对于人生是有益的。这个时期仍然对实践性的课程更为青睐,物理开始偏重于计算了,虽然学得很不错,但兴趣转向了课外书籍,继续偏爱于电,侧重于弱电的电子。那个时候去图书馆找了一本又一本的电路图,但由于没有钱,我从来都没有照着电路图做过一个像样的电子器件。但我却给我参与电视台的节目获得了奖品——一个单放机硬是凭着自己的想像加了录音功能。同时,假期里不止一次的摆弄家里的黑白电视机,也期望能加个录像功能。结果录像功能没加成,到是自己加了个耳机插孔。高中如果说有哪门课我敢说做得最好的话,恐怕要算英语了。很难想像像我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,初中英语成绩不怎么样的人,高中英语成绩会那么好。第一次接触计算机也是在高中,我们学了很简单的电脑操作,甚至学了简单的basic编程,老师是一位美女,如果没记错的话,应该叫曾妞妞?很奇特的名字,呵呵。当我从图书馆把一个游戏的程序敲到电脑里时,课已经完了,以后高中再也没有摸过电脑。但是没想到的是今后我可能要以他为生,或者终身打交道。
高考高得不是很好,主要是英语的失利,平时的模拟考试大概能考个130来分,高考的时候好像是110来分。然后总分好像是590左右。填志愿完全不懂,什么学校都不知道,清华北大当然上不了,其它的就不知道了。当时还是想着做点科学研究,因此还是主要考虑几所带“科技”字眼的学校,什么省内的国防科技大学,还有中国科技大学。填志愿的时候母亲过来了,找到当时的高三年级组长,他是我们的老乡,在他的建议下,报了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(后来竟然也改成了华中科技大学,也算圆了“科技”大学梦了)。报考专业的时候好像报考了计算机、电子啥的,还是跟随了自己的
兴趣来报的(父母好像是希望我学医,认为稳定、赚钱。如果我后来知道父亲会得癌症并因此夺去他的生命,我也许会选择医学)。不过由于当时华中理工的分数线是580多,我只超过一点,专业已经不允许我来选了,我被分配到了材料学院。
1999年9月,怀揣着几千块钱,第一次出远门,父亲把我送到了武汉。钱没凑够,不够交学费和住宿费、生活费,办了助学贷款,我开始了我的7年大学生涯。学的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,
听起来好像很高端,实际上就是很传统的一些材料加工的工艺,包括铸造、锻造、焊接等,自己不是很感兴趣,但我没有了选择,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上大学,我无以回报,只有刻苦学习,以成绩来告慰父母。
虽然说自己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,但村里当时的大学生一只手也能数得过来的了,父母以我为骄傲,考上了重点大学,我得让他们继续骄傲。在学校里还有什么能让他们骄傲呢,就只有学习成绩了。于是,我开始了我枯燥又充实的4年本科学习时光。真正的三点一线,宿舍、教室、食堂
,外加去教室路上的青年园树林里的石桌与石凳,每年除了寒暑假,几乎不出校门,在武汉7年,几乎哪都没去过,只知道从学校到武昌火车站。课程很多,很多是基础课,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说,其实并不需要学得很好,及格拿到学分就行了。
但对于我来说,在我的字典里没有“混”字,什么学科我都认真的地学,甚至包括选修课,体育课等。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情成了我的人生哲学,在学校里,这样做的结果带来的就是学习成绩。大学本科,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全班第一,年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,这当然为父母赢得了骄傲,校三好学生是有资金的,这当然也为父母减轻了负担。
大学再次让我接触了电脑,同宿舍的同学(按照现在的说法,他应该叫富二代或官二代了)把自己的电脑带过来了,可以看电影,打星际,让人羡慕不已。大一电脑基础课,学一些基础的电脑操作,上机很快把学的内容温习完后,我又开始敲入从图书馆里copy的代码了,老师很惊讶,你会pascal?那个时候,我其实不会,就想玩玩。还记得第一次去图书馆,里面有图书查询系统,看别人用鼠标,觉得很神奇,等到自己用时,我把鼠标悬空拿起来移来移去发现没用。那个时候南一楼学校诺大的机房甚为壮观,东三楼学院机房新配制的七喜电脑,Windows
98系统,成为我上机的最常去处,机房陈老师早已认识了我,再到后来我到学院的这个机房给师弟师妹们讲授编程课。
终于,到了大二,开设了C语言课,老师是王载新?没有使用谭浩强的课本,而是使用了学校老师自己编写的教材。终于,我一发不可收拾,疯狂地爱上了编程,写代码,coding。那个时候自己没有电脑,课外作业都是在草稿纸上来写的,就等着上机的那天去验证。直到现在,那本C语言教材还在我的身边,现在偶尔还会来出来参考,不过不再是看什么语法了,用的最多的是看最后一页附录的ASCII编码对照表。书本早已泛黄,很多页也已经脱落,里面夹杂着不少我当年写在草稿纸上的代码。
那个年代,各传统行业已经开始与计算机接轨了(互联网时代才刚露头角,后面就是互联网时代了),材料学院正是基于这个考虑,在我们99这一级将专业设置改了,原来的专业就是按铸造、锻造、焊接这样来分的,现在就统一叫做材料成型与控制,原因之一就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。学院或学校不少传统专业都开始借助计算机焕发青春,出了不少计算机辅助的软件,比如华塑CAE(塑料成型计算机辅助工程)、华铸CAE(铸造成型计算机辅助工程)、天喻CAD、天目CAD,还有
国内首屈一指的华中数控。一些年轻的老师都在从事计算机辅助类的研究。就在大二,一位年轻的老师(很抱歉,已经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了)被分到我们班,作为我们班的计算机兴趣的辅导老师,他建议我们学习VC。于是,大二暑假,我买了两本书带回家,一本是C++基础教材(好像选的是清华大学的教材),一本是潘爱民的VC技术内幕(第4版)。就凭着那年暑假,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,我开始了VC的入门。
学习了VC之后,越来越感觉使用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,越来越兴奋,我对自己说,不能再纸上谈兵了,决定买台二手电脑。大三,那个时候,几乎人人都有电脑了,不管有钱的还是没钱的,买电脑的初衷无非都是说为了学习。我也无耻地向家里要了钱买电脑,花了2000块钱向一个毕业生买了一台二手电脑,CPU好像是赛扬300A,64M内存,硬盘也小得可怜。就这台机器,真的只能用来学习了。那个年代,星际风靡整栋男生宿舍(其时,我们住在西十四舍),几乎全班都在玩,少数人玩CS,而我是班上少数几个不玩的人(准确地说,好像就两个人不玩)。有人玩游戏,也有人喜欢网上QQ聊天,有人喜欢TVB剧,有人喜欢周星驰电影。而我的那台电脑,只用来写代码。当然,学习成绩不能落下,学习之余再来写代码。想想我的第一个(对我来说的)大型项目是“超级计算器”,2001年写的,就是在用电脑软件实现我们大学生几乎人生一台的科学计算器。为了写这个软件,我上课的时候也会走神想,吃饭的时候想,睡觉的时候想,枕边会有一个笔记本,还有一台从毕业生那淘来了的二手应急灯,一想到什么就会闷在被窝里把想法记下来。
之后,就开始了我直到现在疯狂的写代码之旅了。由于学习成绩好,并且编程的特长,我被保送到了我们院长李德群教授门下,从事华塑CAE的研发,开始了我3年的研究生生涯
。之所以要读研,想想当年(2003年)就业压力应该已经开始显现,成绩好的都准备读研了。
对于我自己来说,说实话,自己虽然专业成绩优秀,但说实话,那都是为了考试,本质上来说要说某一个特定专业还基本不懂(其实这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的普遍问题,学的的太宽、太杂,真正是到研究生阶段才能有一点专攻的东西)。另外,自己其实也不太喜欢进入自己所学专业的传统行业(如果要进的话,可能就是机械制造、钢铁等重工业行业),但如果想进计算机软件这一行的话,我自认为能力还不够,因此,觉得自己还要深造才行。
也正因为如此,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后,我的行动也就有了指导思想。研究生阶段,我不再以学习成绩至上,而是疯狂地提升在编程方面的技能。对于学习成绩,仅限于及格,能通过考试,拿到学分。写代码的能力,决不是看书能提高的,而是实战。为此我进行了各种技术的学习和试验。同时,当你的各方面技术都有基础后,你就会有融会贯通的能力,你能把各种技术串联起来,就有了创造力的源泉。研究生阶段是我产出颇丰的时代,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工具、软件(点此查看)。那个时候也是三点一线,只不过教室变成了实验室。教室不经常去了,经常逃课。研究生阶段没有花家里一分钱,因为学费是免费的,每个月还发点工资。05年还和校友组队参加了趋势科技百万程序大赛,进入了决赛,拿了一笔奖金。但我也没有像实验室其他同学一样去外面做兼职赚钱,他们经常会在周末或寒暑假去外面打工,还能赚不少钱。我没有参加,首先自己是一个清高的人,能不为钱折腰,其次我认为去外面打工,没有自己学习实践学到的东西多,再者寒暑假我还是想回家陪陪父母(那个时候姐姐也不在家,远在云南)。
很快又到了研究生毕业的时间,导师也希望我继续读博,父母也希望我更进一步。如果能读博士,对父母来说是更大的荣耀。但这次我决定出去工作了。那个时候,父亲已经得了结肠癌,做了一次大手术,后面复发要做第二次手术,父亲却临阵脱逃了,其实我心里很清楚,父亲是怕花钱,因为家里没钱。我如果再不能出去赚钱,甚至还有可能花家里的钱,那就太不像话了。再者,我已经读了19年的书了,已经厌倦了。研究生阶段,也找准了自己的方向。于是我的工作目标选定了计算机软件。05年参加的趋势科技程序大赛,进入决赛,趋势科技承诺了直接给offer的,等我毕业了就可以直接进去工作。不过到了我毕业的06年,貌似有了点变故,趋势科技并没有直接给我offer,我还是参加了从笔试到面试的整个流程,最后还把我给拒了。当然,这是有我的问题,因为我从来不善言辞,更是常年待在学校,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很差,我无法把我的真正能力展现出来,尤其是我的学习能力、我的创造能力。后来腾讯来学校招人(我不确认是不是首次到武汉,或是首次到华工),我参加了,后来顺利地拿到了腾讯的offer。腾讯当年校招的口号是“在一个好玩的地方实现梦想”,这个口号很有吸引力。我觉得我是幸运的,感谢腾讯收留了我,我觉得我当时的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可能并达不到招聘的要求,但它给了我机会,我想我也没有让腾讯失望,我有时候经常会说,选择我其实就像捡了块宝,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。找工作的时候我大概也就面了好像是4家,除了前面说的趋势和腾讯,还有一家行业内的软件公司(好像是UG还是AutoDesk),另外还去武大参加了MSN的笔试。现在看来,我的选择是对的,选择腾讯、选择深圳都是对的,我现在非常喜欢腾讯,也非常喜欢深圳。另外的三家,趋势科技在南京,360做杀毒横空出世以来,其它做杀毒的都应该不好过了。UG或者AutoDesk还有MSN都在上海。UG或AutoDesk都被别人收购了,走了下坡路。曾经被腾讯视为最大对手的MSN已经败退中国。只有腾讯现在还如日中天(不过06年的时候是远没有现在风光的)。
回顾大学生涯
,我的大学梦是科学梦,我希望能从事科学研究,但由于专业问题,甚至整个学校工科的背景,我的梦碎了。当年我在班会上说出我这个梦想的时候,引起了哄堂大笑。不过,却意外的走上了一条程序员的道路。我为什么会疯狂地爱上写代码?我想这只不过是我儿时梦想的延续,我科学梦的延续。科学是什么?科学就是创造力。而写代码就是一种创造力,它的成本还很低,它不需要实验室,它只需要一台电脑,一根网线,就能发挥你的创造力。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种观点,我很认同。他说,现在的程序员都称自己为码农,当然
多半是戏谑的叫法,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是码农,每天在做重复性的没有创造力的工作的话,那你真的就是码农,你不是真正的程序员,真正的程序员是有创造力的。如果大学有重来的机会,我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专业,我会好好利用图书馆
,甚至我会去谈一场恋爱?虽然我经常说高中三年,大年四年(不包括我的研究生阶段)是我废掉的七年,因为那是死读书的七年。但是不可否认,任何事情只要你认真去做了,总会有收获的
。我觉得这七年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。这七年学到的东西也许现在大多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,但它开拓的是你的思维,开阔的是你的视野,或者说它让你的头脑更加丰富了。所以我现在经常说,其实学位不重要,学历才重要。重要的是一种经历。
工作了,和刚进入大学是类似的。进入大学是因为分数不够被分配到了其它专业,而工作估计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被分配到了后台开发。前半年是痛苦的,完全不懂,
于是开始怀疑,自己能不能做好。后面的成长是相当快的。为什么?我想我前面已经给出了答案。
当我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,就会有压迫感,然后开始奋起、努力,然后发现其实你是可以的,渐渐地你就成长起来了。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去接触新的东西。因为说实话,在大公司,如果你长期从事某一块,成长就会越来越小,因为这一块你已经做透了,你所做的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点小修小改。还不如主动去接受新的东西。我现在的岗位已经换过好几茬了,从后台开发,到Windows客户端开发,再到手机终端开发,都干过。你的知识面越宽,你的安全感也就越大。也曾经有过各种机会让我去带团队,但我还是喜欢“程序员”这个头衔,一个很纯粹的头衔,一个更自由的头衔。
到了现在这个阶段,一切似乎都已经注定了,只要你没有决定要改变自己,一切已经成型,是好是坏。工作了,周围有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,这群人已经不再像学校那样单纯,素质也参差不齐,追求也各式各样,这都没什么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。我想说的是,只要你喜欢的,你就去做。最高境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其次是做自己擅长的事,再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。
我的这段文字,也许有助于大家了解我,也许也可以有所启发,如果你喜欢,也许可以成为朋友。
更多本人的故事请访问我的QQ空间:http://hendy2008.qzone.qq.com/ |